close

 

前一陣子,身體易感疲勞的程度到了某種詭異的境界,體力極差,雖然有很多的休息時間,卻仍然經常處於某種疲憊的狀態。因為疲憊的程度太詭異,開始督促自己規律的運動,然後很不鐵齒的去找了醫生。

醫生以緩和的速度,從把脈諮商到推拿針灸,從身心各層面、生活習慣評估我的身體狀況,跟我一起討論分析各種可能性,然後再開出幾乎都是非藥物的食物清單,作為我的處方箋,前前後後,大約花了一個多小時。是的,這成為我最理想的一次看醫生經驗,我從來沒有以這般速度就診過,然後得到這麼全方面的關照。

這陣子,除了身體狀況改善,也認真思考身體與自然界的關係。其實,我們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,所以當身體出了問題,就是在反應我們與環境之間的融合出了什麼問題。有時候是身體硬體上的機能出了問題,但大多數的時候,是因為身體與環境無法取得一個平衡,不論是營養攝取、或是身心與大自然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(像是作息不正常,身體無法得到休息的時間),都可能造成我們所見的症狀。

然而症狀出現後,現代醫學的解決方法,有很多時候不是去了解症狀背後要凸顯的問題,而是直接把症狀下壓,就以為問題已經解決。水壓過高的水箱不會因為把一個漏洞的出口補強就不再漏水,只有等待水箱爆裂的那一天。

所以到底應該怎麼做?是自己的選擇。

可以速戰速決,也可以緩和體驗。時間換來的東西,他經常會再把時間換回去,所以我選擇緩和。緩和是經過有意識的選擇,因為我的生命習慣中,並沒有緩和這回事,經常都是在匆忙中度過。

小小的體悟是,用自然的力量來修復,是需要長期與大自然的溝通,以及對於自己身體的傾聽。現在發達的醫學有很多儀器及參考數值,也有豐富的資料庫告訴了我們每種自然界食物的功效,然而,這一切是歸納法整理出來的資料庫,因為每個個體的共同性與差異性,多數的食物在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會有類似的作用,但不代表對於每個人的功能都會一模一樣。只有經過不斷嘗試,學習,加入時間軸的變化,才會知道什麼是好的,什麼是適合自己的。如果說學術界有許多門派的學說,但每個都可以是對的,都可以成立,因為他們至少都在一群適合某門派的人群上找到了映證。但不代表,一種被認證的門派,就可以通用在每一個個體身上,因為每個個體都是有機的。所以,包容就更顯重要。或許不適用於我自己身上的,對於另一個人是再適合不過。但是,最重要的還是要回歸自己的選擇。

tn_P1100500 

選擇的背後,別忘記我們來自於自然界,各個都是有機體,所有的今天的知識財富都是來自自然法則的歸納。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自然療癒 職能治療 醫療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oodydoe 的頭像
    goodydoe

    人生第一個365天的旅程

    goodyd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